文/李展朋
雪山之巅,党旗鲜艳,誓词铿锵!
2023年国庆节后的一天,新疆喀什边境管理支队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巡逻民警在海拔4700米冰达坂重温入党誓词,在“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见证下不忘戍边初心,牢记守边使命。
成立于1964年的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担负着40公里边境线巡逻防控和602平方公里边境辖区的治安管控任务。60年来,一代代科克牙尔戍边人努力践行着“守祖国边疆,保人民安康”的铮铮誓言,与当地牧民风雨同舟,把初心书写在雪岭之间,让党旗在冰峰之巅高高飘扬,在冰峰雪岭间谱写平安乐章。
引“近邻守望”,谱乡村“和谐曲”
近年来,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有效建立起警网融合、社会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所长、警务队民警100%进乡、村班子,将警务队民警“第二张办公桌”前置到社区,实行警长负责制,建立警情通报联动机制,以党员民警的全方位下沉拉近警民距离,确保了社会治理的重心转移到哪里,党员就到哪里,真正当好乡村治理的组织者。
谢尔乃甫村是距离派出所最远的行政村。驻村警务室依托“1+3+N”警务联勤机制,牵动驻村辅警和村干部、网格员等各方社会力量,不断建强驻村警务团队,通过警网融合,确保乡村平安更有保障。
每年夏季,气温升高,雪融性山洪不定时袭击村里,给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安全隐患。
2023年6月25日晚,警长王佳乐与战友一起夜巡时见河道水流量增大,顿时感觉不妙,立即发动驻村警务团队对全村83户牧民家庭开展全面排查。即便如此,还是有4户地势较低的牧民院落受损。为彻底消除隐患,次日一早,王佳乐便协调来机械对全村河道全面排查加固,查一处改一处。至7月中旬,面对再次袭来的山洪,全村无一处受损。
5年前,派出所依托警务室建立起冰山调解室,通过织密“两张网”(排查网、化解网),实现与司法、企业、田间、公亲、心理力量等社会调解力量的联动联调。针对未化解矛盾纠纷,实行一事一档,按要求不间断走访化解,直至化解成功或风险降低,实现排查化解从“苗头”到“源头”,调解力量从“牵头”到“多头”,跟踪问效从“开头”到“回头”,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严密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2023年8月21日,群众反映村里一处通信线路被一施工单位作业时挖断,导致附近10余家牧民网络信号中断。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讨要说法。驻村民警联合村委、涉事企业第一时间介入,并保证三日之内将损坏的线路还原,恢复附近村民正常生活秩序。至24日,在民警监督下,被损毁的近200米线路恢复如初。
自调解室成立起,派出所共受理矛盾纠纷181起,成功调解180起,成功率高达99.4%,未发生一起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恶性案事件,延续了辖区60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的优异成绩。
牵“警企联动”,唱平安“枫景歌”
在高原风光旅游潮的影响下,辖区企业代表也纷纷加入平安建设。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愿为建设平安景区出一份力,献一份热。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内的“法宣”马队便应运而生。
这支马队可不简单,由派出所联合景区管理部门牵头组建,以当地牧民为主,随派驻在卡拉苏口岸警务室的民警一起服务四方游客,闲谈之中充当“反诈宣传大使”“安全护航员”。
“高原缺氧,走慢点!”国庆节期间,民警孙中川与马队始终在一起,游客乘骑马匹前往冰川,他就徒步紧随,向游客宣讲边境法律法规,提醒注意事项。牧民则向游客解说着当地风土人情。
一趟骑行之旅下来,游客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来这玩既了解了当地深厚的民族文化,同时领略了冰川的壮观美景,还有蜀黍们的一路护航,安全感爆棚!”
“景区人多复杂,流动车辆、马匹多,海拔高,老少独行容易出现高原反应,稍有不慎便会有生命危险。”教导员李勇介绍说。
2023年10月3日,广州游客黄某着急找到执勤民警王兴宁,称与闺女闹脾气导致失联,寻求帮助。王兴宁立即将详细情况通报给在终点、马队以及园区入口处的战友和工作人员,警企民联合寻找,最终在距离园区入口4公里处发现正徒步前往终点的小女孩。
除“法宣”马队外,驻勤民警也根据节日特点,利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时机,在景区服务大厅设立“反诈”摊点,为游客送上法制套餐,让大家出门在外能够玩得安心、玩得放心。
自2023年年初以来,民警帮助189名旅客找回丢失财物247件,挽回损失近10万元,收获锦旗27面。
因为景中有警,能够沉浸式领略民族风情、高原风光,使得慕士塔格冰川公园自2023年年初开放以来,吸引了超过10万名游客打卡观光。马队乘骑体验也让当地牧民收入较往年翻了一番。
联“警民同心”,逐边疆“铁壁梦”
十月的帕米尔高原,雪山耀目,秋草泛黄。雪山与蓝天的交界处,一支由民警、乡干部、护边员组成的巡逻队伍正艰难地迎着肆虐的风雪向上攀爬,蹚过刺骨的冰水,向着海拔4700米的阿克拉玛达坂前进。
随着海拔升高,巡逻队伍从浓浓秋色走进漫天大雪。
风越来越大,雪越来越厚,被淹没的路面仅露出突兀的碎石,不时就会绊倒队员。顶着大风,巡逻队员们爬至达坂顶峰开始检修边防设施,排查隐患。
这是科克牙尔边境派出所民警日常开展边境巡逻的一幕,也是60年来驻守在这里的戍边人每次巡逻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五十年前就没边防设施,在前沿骑马巡逻留下的小道就是我们的界碑,放牧时就得去看,每天看在眼里才能放心!”81岁的柯尔克孜族爷爷萨提瓦尔迪?喀迪尔回忆道。
点多、面广、线长是守护这一片区域最大的实际困难。
为了把40多公里的边境线管理好,派出所有效整合驻地抵边企业、护边员力量,深化与乡政府联创联建机制,在群防群治上下功夫,先后在一线牧区建立警地巡防分队15个,警企联络点8个。民警利用踏查时机一边为牧区群众、企业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一边依靠群众共同守护边境平安。
“以前,大家去边境一线巡逻,沿途要翻越三座海拔4800多米的雪山,一趟就得脱层皮。”护边员扎克尔?托合塔勋介绍,现在拉上了铁丝网,又配备着无人机,一看就知道附近的情况,乡亲们每天放牧也很安心。
1975年,扎克尔?托合塔勋的爷爷阿西尔?麦麦伊明在得知辖区与邻国边境仅靠界碑、界桩为线,随时可能发生非法出入境的风险隐患后,便主动将毡房搬到边境山口,当起了义务护边员。那一年,阿西尔就帮助派出所成功抓捕2名非法入境人员。
受阿西尔的影响,儿子托合塔勋、孙子扎克尔相继加入护边员队伍,“三代人”走遍了边境线上的每一个角落,行程20余万公里。
在乡里,祖孙三代的故事也深深影响着年轻人,大家都认为护边守边是每一位当地人的责任,成为一名护边员更是一份崇高的荣誉。
如今,扎克尔在派出所工作已有20年,胸前的党徽每天都戴得很正,熠熠夺目。
民警王宇初到派出所时,扎克尔就是他戍边的领路人。每次巡逻踏查时,扎克尔都会把每个山口的情况一遍又一遍地讲清楚,哪里容易走,哪里有隐患,全部指出来。
6年过去,王宇也对辖区40公里长的边境情况了然于胸。在他眼中,冰峰雪岭间那一抹移动的红旗,真正体现了戍边人的价值。
编辑:派出所工作----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