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社长致辞 | 出版社简介 | 帮助中心 
      高级搜索
访问群众出版社

九江:科技人防并举守望候鸟家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24/12/9 10:35:48
浏览次数:281  

  文/张敏娇  古静    通讯员/曾芳洲  万泉君

  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奔腾浩荡的长江、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和群峰连绵的庐山,共同构架出“一山独耸、二水合流”的山水空间。九江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水系完整,生态系统完备优良,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森林覆盖率56.44%,植物种类和种源达3400种以上,高等植物为28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多达86种。动物种群中有留鸟类115种、两栖类11种、哺乳类20余种。每年冬季在鄱阳湖湿地栖息的候鸟有126种,数量多达数10万只,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天鹅、白额雁等珍稀濒危种类,其中白鹤种群数量占全球总量的95%以上。鄱阳湖鱼类有140余种,占全省总量的81%以上。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长江之肾”“候鸟天堂”,砂石资源和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湖区总面积达4125平方公里,跨江西省3市12个县(市、区),其中有6个县区2/3的水域面积在九江。
  北部湖区为鄱阳湖入长江的咽喉要道,水域经济发达,日进出湖区船只最多达千艘以上。历史上鄱阳湖治安复杂,涉砂、涉渔、涉鸟等违法犯罪案件易发多发。
  如今的鄱阳湖,湖面上大型运输船只运载着煤炭等物资往来于湖上,商船船长笑着用“风平浪静”来形容;冬天候鸟嬉戏,江豚追逐,一片祥和的景象。
  这背后是九江市公安局大力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战略,以源头治理、综合治理为抓手,积极配合林业等行政部门开展普法宣传和以案释法的结果。

  联合执法 守护安澜

  2015年,九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开创全国水域联合执法之先,从水上公安、水利、港航、海事、渔政五个涉水执法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鄱阳湖、长江两支联合执法队。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队伍管理、统一联合执法、统一经费保障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执法优势,在九江市水域平安办的统一指挥下,集中执法力量,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执法合力,为破解水域执法难题贡献了“九江模式”。
  从警25年的曾月华是鄱阳湖畔由乱到治、由治到安的见证者和守护人之一。2019年,曾月华被选派担任九江市鄱阳湖联合执法队队长。五年来,他平均每年有300天在船上。
  5月的鄱阳湖,正是丰水期,记者跟随曾月华登上巡逻艇,面对烟波浩渺的湖区,曾月华有讲不完的故事。鄱阳湖水域每一道湾、每一块礁石都印在他脑子里……
  据曾月华介绍,2021年之前,鄱阳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传统的捕捞作业方式已经很难捕到鱼,渔民只好采取电鱼、定制网、绝户网、底拖网等竭泽而渔的方式进行捕捞,导致鄱阳湖到了无鱼可捕的地步。长期过度捕捞,鄱阳湖陷入“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甚至严重影响候鸟和江豚的生存环境,湖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在水上执法,不同于在陆地上,抓捕难度很大……”曾月华看似平淡地谈起水上执法的经历。
  2019年2月23日晚,曾月华到鄱阳湖联合执法队工作刚一个月,带领执法队员到湖面上巡逻,巡至鄱阳湖二桥附近水域时,发现一艘形迹可疑的运力船停靠在岸边,用热成像夜视仪观察,运力船舱尾部和中部有很强的热量辐射,此船疑点进一步加大。此时,湖面寒风刺骨,一片漆黑。他不顾危险,一马当先带领队员爬上运力船,借助手电筒仔细查看,发现该运力船留有采砂的痕迹。随后,翻入数米深的船舱,两根粗大的吸砂水管赫然深藏在船舱腹中。这是一艘经过改装后精心掩饰的隐形吸砂泵船,从外表看与普通货船无异,稍微不注意便会逃过“法眼”。
  联合执法队当即将船及船上3名工作人员控制,并将案件移交九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侦大队进一步侦查。后查明,该案系鄱阳湖区目前为止查处的一起涉及人数最多(28人)、非法开采数量最大(5万吨)、涉案价值最高(300余万元)的以熊某和王某为首的有组织团伙性非法采砂案,其中价值1000余万元的改装隐形吸泵被判决由公安机关没收。此案成功侦破,极大地震慑了鄱阳湖区非法采砂违法犯罪。此后湖区九江水域再未发生一起团伙性非法采砂案件。近几年湖区涉砂警情为零。
  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充满着不确定性,不知何时会风云突变。2022年7月28日晚上7点30分左右,湖面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瞬间风力达到十级,一艘正在湖中间正常行驶的五六千吨的空载运力船“明远兴盛”号,被大风吹得不受驾驶操控,黑压压如泰山压顶般直接向执法队水泥趸船撞来。因为风浪太大,栈桥浮鼓,跳跃摇晃得厉害,队员们根本无法登岸……幸好趸船外有一艘钢制吊机将运力船挡停,才没有产生更严重后果。事后队员们发现,风浪将水泥趸船挤移锚位20多米,引桥成麻花状扭成一团……时任九江市水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周桂林跟曾月华说:“曾队,我当时把趸船上所有值班备勤人员的名单全部记下来,放进一个玻璃瓶中密封了,想着万一趸船被撞沉,组织上可以知道哪些同志在船上。”曾月华笑道:“大家这不是没事嘛!”
  乐观的笑容,是曾月华给人最深的印象。基于工作需要,他自学了操控无人机、驾驶船艇等技能。谈起鄱阳湖一带的风土人情,他更是如数家珍。“驻扎在鄱阳湖边虽然辛苦,但有很多乐趣。现在湖里的鱼越来越多,枯水期巡逻,江豚会在我们巡逻船边跃起。看着鄱阳湖的环境越来越好,我打心底里高兴!”

  科技赋能 守护全覆盖

  5月7日,记者跟随共青城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来到辖区南湖湿地。“大批的冬候鸟在四月份已经飞离鄱阳湖了,现在留下来的是夏候鸟白鹭。今天巡护队要对飞临此处栖息的夏候鸟进行观察,并研究保护措施。”共青城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副局长方熙城指着时不时从天空飞过的白鹭说。据介绍,巡护队由森林公安、水警、特巡警、派出所等部门的警力组成,在越冬候鸟迁徙、栖息重点时间段和重点区域全天候巡逻查控,实现了实时动态管控。
  针对辖区面积大,湿地巡逻难度较大的特点,在巡护队巡逻的同时,一架无人机已同步升起,配合观察辖区内情况。“无人机主要协助队友们观察辖区内是否有非法放牧和捕鱼的情况,如果发现苗头,会先进行喊话驱离,同时通知巡逻队员前往处理。” 操控无人机的“飞手”严小栗一边观察着无人机返回的画面,一边介绍道。
  湿地保护区周围,农田广布。候鸟时不时停留在田间地头或栖息或觅食,进入冬季,数以万计的候鸟迁入鄱阳湖湿地觅食。为了保护候鸟平安越冬,民警进村入户,广泛宣传保护候鸟政策,尤其是针对虾农、鱼农与候鸟之间的“人鸟矛盾”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在发生“人鸟矛盾”时,主动帮助受损失的农民争取政策资金补贴,巧妙化解了“人鸟之争”。
  在保护候鸟的工作中,九江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全市群防群治资源力量,创建了九江市志愿者警务协助联合会(简称“九江志警”)这支社会市域现代化治理类团体组织。
  在无人机监控云平台中心,身穿九江志警服装的吴海南正在操作无人机从方舱驶出:“这两架无人机续航长,可以执行长航时任务,并且实现快速反应,我可以根据候鸟的数量和飞行高度,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并实时发回经纬度坐标。快到夏季汛期了,这两架无人机在汛期也会联合使用,发挥远程喊话、救援等作用。”
  这是共青城市综合运用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无人值守方舱固定线路巡查+长航时无人机移动快速响应”相结合的水域无人机空基巡查监控体系,建成了共青城“如来天网”无人机监控云平台,为共青城市候鸟和湿地保护提供全新技术手段。
  该平台具备无人值守自主起降、目标识别与跟踪、精准降落等功能,对非法放牧、垂钓、猎杀候鸟、破坏湿地等嫌疑目标进行智能发现、定位和实时跟踪监控,可为执法人员快速锁定嫌疑人位置并制定抓捕方案提供精准依据。

  群防群治  打造候鸟天堂

  5月9日9时许,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发现一只幼年白鹤在北迁西伯利亚途中落单,被困于大汊湖东洲头草洲上无法飞行。
  接到警情,永修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紧急启动候鸟救护“三方联勤”机制,联合吴城候鸟保护站、卫生院和当地志愿者组成白鹤救援队,展开警民协作救援行动。救援队乘车驾船于14时30分抵达鄱阳湖保护区大汊湖东洲头,在一块被洪水围困的草洲上发现了落单幼鹤。救援人员立即跳入水中进行救援,把幼鹤抱到船上。经过初步检查,确认幼鹤无明显外伤后,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其转移至吴城保护站候鸟救助中心。吴城卫生院的医生对幼鹤进行了检查,诊断出其右翅初级飞羽有轻微骨折,野外无法飞翔。考虑到幼鹤的生命活力和恢复能力,医生决定先在候鸟救助中心为其提供疗养,待治愈后,再放飞蓝天。
  成功救援的背后是当地群防群治力量的保障。当地自古以来就有捕鱼的传统,吴城专业捕捞渔村就有两个。2020年1月1日,“长江禁渔”政策落地,2000余名渔民“洗脚”上岸,成为退捕渔民。为妥善解决禁捕退捕后渔民生计问题,当地政府积极发展渔民成为巡护员,这些曾经的渔民以新的身份成为了鄱阳湖候鸟和江豚等生物的守护人。
  在组建水上联合执法队的基础上,当地积极探索由政府主导、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的共建模式,组建护鱼队、护砂队和护鸟工作队。三支队伍互为依托,互为补充,为湖区稳定、候鸟安全越冬保驾护航。  
  永修县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西岸。其下辖的吴城镇是世界A类候鸟保护区和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每年来此越冬候鸟数超过80万只,系亚洲最大越冬候鸟栖息地、全国首个“中国候鸟小镇”。丰水季节,水漫永吴公路,被誉称中国“最美水上公路”之一;夏季汛期汪洋一片,吴城又好似一座孤岛;枯水期,广袤无边的湖滩、草洲皆显露无遗,形成了四季不同的独特风貌,为冬天从西伯利亚飞来的候鸟及夏天从热带地区飞来的候鸟提供了多样的繁衍生息条件。
  “每年秋季,白鹤等一批候鸟会率先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抵达鄱阳湖。目前我们还观测到了东方白鹳、黑鹳、白枕鹤、白琵鹭、灰鹤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冬季,还会有大批候鸟陆续飞来。这几年,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禁捕退捕措施的深入实施,飞抵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数量逐年增加!”年近六旬的王小龙是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巡护员,30多年来,他一直守护在鄱阳湖畔,坚持每日在湖区巡护,谈起候鸟,他欣喜地说。
  根据2023年11月7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湖池站监测鸟情数据显示:统计到水鸟31 种,总数量18176只,其中主要鸟种为:豆雁4404只、白额雁2624只,斑嘴鸭5553只、绿翅鸭70只、白鹤6只、灰鹤82只、黑鹳5只、普通鸬鹚224只、白琵鹭237只。随着鄱阳湖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生物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展开一幅人与候鸟和谐共生的画卷。■
  
  (责任编辑:张敏娇)
  





编辑:现代世界警察----石虹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方 式

Copyright 2007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甲一号  邮编:100038    出版社位置地图
出版社电话:010-83905589  010-83903250(兼传真)  购书咨询:010-83901775  010-83903257
E-mail:zbs@cppsup.com   zbs@cppsu.edu.cn
互联网地址:www.cppsup.com.cn  www.phcppsu.com.cn